建议 | 挖掘乡土中的"瑰宝" 传承秧田里的"诗经"

2022-08-01 00:47:07

插秧


——关于对淮安市“金湖秧歌”保护传承的思考和建议


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"金湖秧歌", 虽非"阳春白雪", 乃为"下里巴人", 却是乡土文苑中的"一枝奇葩", 也是从乡土中发掘的"瑰宝", 秧田里诞生的"诗经"。作为一名文学爱好者, 一位新当选的县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, 对于秧歌号子知之甚少, 更谈不上研究, 但非常喜欢欣赏秧歌声中那优美动听的旋律, 也关注对秧歌号子的保护与传承, 为此从保护与传承的角度,谈几点粗浅的思考和建议。

思考及建议之一: 秧歌号子是农耕文明的产物, 对历史追溯应该更加久远一点。

       
       
       
       


   生活即文学, 劳动即创作。劳动创造历史, 劳动创造文明, 劳动创造生活, 劳动创造艺术,我国五千多年的文明,史都是在劳动和生存生活中创造的, 也是在认识自然, 改造自然, 战胜自然中创造的。就秧歌号子而言, 本人认为其历史可追溯到农耕文化的形成时期, 当人类的先祖们开始手脚分开, 并尝试使用劳动工具, 特别是对于火的发现与运用, 使人类的进化步伐加快, 当先祖们发现植物种子可以食用, 便开始了垦荒种植, 由此农耕文化应运而生。因劳作而疲惫不堪的先民们, 为減轻疲劳, 只有用吼叫来发泄情绪, 舒缓劳累, 放松心情, 激发干劲, 因而有了劳动号子,后来又因为开始种植水稻, 先人们在水田里栽秧插禾, 便有了秧歌号子, 成为秧歌的雏形。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, 人类的文明进步,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不断提高, 农耕文化的日渐成熟, 也为秧歌号子提供了开花结果的土壤, 创造了成长进步的先机。就金湖县的秧歌号子形成, 发展及成熟而言, 我县于1959年10月成立,虽建县较迟, 但历史并不肤浅, 有史料记载,本县原先后隶属扬州市高邮市及宝应县, 后又划归天高县及六合专区。从历史上来说, 本县有"尧帝故里"之称, 李义海先生从巜中国地名大词典>>上作了深入研究, 定认"尧生三阿",其中的"北阿镇", 即现在的塔集镇也。从距离和才方位上, 也验证了"距高邮西北约90里"之说。尧作为史前一代贤明君王, 创造了灿烂的尧文明, 其核心内容就是农耕文明和农耕文化,而秧歌号子又是农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 在塔集古镇南一座数千年遗存的土地庙前, 有一副砖刻对联: 尧苗生九穗, 稻麦结双枝。从中可以佐証本地农耕文化的历史。

从自然资源上来说, 这里自古有"渔米之乡"之称, 历史上有99个小湖泊, 先民们以捕鱼和种植为生, 下湖捕鱼摸虾, 上岸开荒种粮, 其中水稻是主要农作物, 过着亦鱼亦农的生活, 为秧歌号子形成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, 建县后的面积1200平方公里, 其中水面就达420平方公里, 一县座拥三湖, 典型的"水乡湖城", 湖水孕育了人们, 也孕育了水灵灵的秧歌号子, 正可谓"湖水多长歌多长"。从地理位置上来说, 金湖县南部地区有"高邮西北乡"之称, 重点是以闵桥, 塔集, 金沟, 银集, 涂沟等古镇, 被称为"下五镇", 这里是金湖秧歌号子最多,最集中的地方, 流传也最广,从戴之尧先生收集的<<秧歌大观>>上来看, 其分布不均, 重点集中在闵塔区200首, 银涂区130首, "下五镇"共有435首, 占总数的一半以上, 如果以县城南北来划分, 南片7镇有600余篇, 北片5镇及农场仅200余篇, 从数字上的差距可以看出文化南北的差异, "高邮西北乡的下五镇", 历史悠久,积淀较深, 无不浸透着维扬文化, 乃至吴侬软语的苏南文化, 以及南北交融的江淮文化的影响, 加之受苏州民歌, 扬州小调, 以及本土的"拨根芦柴花" "茉莉花" "高邮西北乡"等民歌小唱的浸润, 使秧歌号子的旋律更加悠扬动听, 词曲更富艺术感染力和穿透力, 历久弥新, 传唱不衰。

 思考及建议之二: 秧歌号子是爱情的产物, 对其内涵的研究应该更加丰富一点。


       
       
       
       

爱情是婚姻的基础, 爱情是幸福的源泉。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幸的, 为追求自己的幸福, 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, 才子佳人为冲破封建枷锁, 追求爱情婚姻一直是台上的"重头戏", 从古至今上演了一幕幕生离死别的人间悲喜剧, 还有精彩的爱情神话故事。从秧歌号子的内容来看, 其词曲无不与紧密相连, 在那父母之命, 媒妁之言, 包办婚姻的时代, 互相爱慕的男女难得相见, 更难结为"连理", 唯一的办法只有"私会和偷情", 酿下了许多爱情悲剧, 难怪女诗人朱淑真写下了"月上柳梢头, 人约黄昏后, 不见去年人, 泪湿青衫袖"的千古绝唱。插秧是个辛苦的农活, 也是个争季节,抢时间的农活, 需要很多人来完成, 尤其需要妇女栽插, 男人挑秧, 蓝天下的水田里,好一派鲜活的农耕景象, 诗人笔下得精彩的描绘: 一把青秧趁手青,轻烟漠漠雨冥冥。东风染尽三千顷,白鹭飞来无处停 青年男女一起在秧田里劳作, 为他们打情骂俏, 谈情说爱提供了机会和舞台, 青年男女通过秧歌形式表达心迹和爱慕,当然也有插浑打科, 讽刺挖苦的内容; 在那艰条件艰苦, 劳动繁重的年代, 识字不多的农民们大多口头即兴创作, 口口相传, 带有很大的随意性, 或表达情爱, 或借题发挥, 或指桑骂槐, 嬉笑怒骂皆成歌词。一方面通过秧歌说唱,互诉衷肠, 渲泄情绪, 一方面可解乏鼓劲,提高工效, 至于请锣鼓师傅专门表演应另当别论。

翻阅戴之尧先生的"秧歌大观", 我们不难发现, 他收录的800余首秧歌号子, 其中情歌约占一半。从秧歌的曲调来看, 无不受本地情歌"干妹子""手扶栏杆""十八相思"等韵律的影响, 从情歌的內容上看, 充分利用比兴夸张等表现手法, 想象丰富, 奇特大胆, 生动形象, 令人拍案叫绝, 无愧"秧田中的诗经", 不亚于"有位佳人, 在水一方。窈窕淑女, 君子好逑"等经典绝句, 我们不妨一起来欣赏品味几首。如用荷藕(偶) 表达爱情的: "荷叶出水圆又圆, 荷花爱藕藕爱莲, 荷花爱藕身子白, 藕爱荷花出水鲜"。用莲子表达相思的: "姐姐塘里釆藕莲(偶连), 莲籽送到郎嘴边, 七月十五尝一口, 八月十五嘴还甜"。有表达爱慕追求的: "想姐想得渴焦焦, 四两灯草也难挑, 若是姐姐允了我, 大石磙子挑几条"。有体现男女"偷情"的: "天上下雨烂坯坯, 姐叫情哥莫要来, 姐家没有砖天井, 踩出脚印子让人猜, 无影说出有影子来。天上下雨烂坯坯, 叫我不来我偏来, 穿着鞋子倒着走, 只见出去不见来, 叫他鬼神也难猜"。

如此丰富的想象力和对爱情炽热追求, 堪称石破天惊, 空前绝后, 怎不叫人叹为观止, 加之歌词中采用叠字手法, 更加重了其艺术效果, 配以悠长, 委婉, 哀怨的秧歌曲调, 把情歌在秧田中表演得淋漓尽致, 仿佛水田中弯腰栽秧的妇们, 她们纤纤玉指插下的不是秧苗, 而是表达对爱的渇求和祈拜, 是用心和情在编织爱的巨幅作品, 向天地间表明对爱情忠贞不渝, 用辛劳播种爱的幼苗, 期待收获爱的果实。除了情歌之外, 秧歌号子中还有许多叙事怀古, 以及日常生活的作品, 还有一些忠孝节义, 劝人积德行善的成分, 以及本土文化的内容, 无不于本土的尧文化, 水文化, 荷文化, 民俗民风, 以及其他乡土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, 也与本地历史上的苏州移民文化, 扬州文化, 以及里下河区域文化相互关联, 因而在研究金湖秧歌号子的特点特色, 及其规律中, 应思路更加开阔, 内涵和外延更加丰富多彩。

思考建议之三: 秧歌号子是时代的产物, 对其传承形态应该更加精准一点。

       
       
       
       


"格咚哉!代你格咚哉!…….. "每当听到这动听悦耳乐曲, 悠扬煽情的秧歌声,伴随着美妙的旋律, 我们又回到了魂牵梦萦的家乡, 回到了难忘的儿时的岁月,眼前就会浮现出那一幅幅栽秧插禾的场景,从阵阵秧歌声中, 让我们听到了乡音, 记得住乡愁,忆起了乡情。从秧田里飞出的那粗犷而不失优雅的歌声, 好似"天籁"之音, 飘洒田野, 余音远播, 正可谓:  此曲只应天上有,人间能得几回闻"。每到麦黄秧绿的五月, 正是农村最繁忙的季节, 农民们采桑养蚕, 收麦打场, 接着就是耕田栽秧了。宋代诗人翁卷有诗曰:绿遍山原白满川,子规声里雨如烟。乡村四月闲人少,才了蚕桑又插田"。此时此刻, 正是梅雨季节, 天气多变,时而细雨濛濛,轻风阵阵, 时而蓝天白云, 艳阳大地,苍穹下, 明镜般的水田里, 有头戴斗笠农夫在挥鞭驾牛耕田耙地, 更多的是身穿各色衣服的姑娘嫂子们在弯腰插秧, 随着悠扬的秧歌声声, 她们的动作好似天女穿梭, 凤凰点头, 瞬间水田中就是一片横竖成行的新绿, 不远处有成群的白鹭上下纷飞觅食, 好-派精美绝伦的"农家插禾图"画卷, 人们无不惊叹大自然创造的杰作。

       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
       


尽管有动听的秧歌, 迷人的景色, 但现实并不浪漫, 甚至是残酷的。"面朝黄土背朝天, 十指抠泥忙插禾"就是真实的写照, 栽秧是个非常辛苦劳累的农活, 过去妇女们在田里要栽插三四十天, 最终手脚都烂了, 腰也累弯了, 有秧歌<<面朝黄土背朝天>>中唱道: "东方发白下秧田, 面朝黄土背朝天, 脚踩淤泥手抓水, 黄秧插破水底天"。又有<<黑古隆咚下田庄>>中唱道: 黑古隆咚下田庄, 弯腰曲背插黄秧, 十指抠泥生活苦, 为的秋来稻花香"。唱词催人泪下, 令人唏嘘, 勾勒出妇女们起早贪黑的劳累之苦, 经天累月重复劳作的枯燥和寂寞, 因而就有了<<不唱秧歌瞌睡多>>:"黑古隆咚离被窝, 鸡叫头遍去插禾, 十指抠泥太凄苦, 不唱秧歌瞌睡多"。这些哀婉的词曲,不是浪漫的表达, 而是辛劳的喧泄, 其曲调低沉而悠长, 其形式有二人对唱, 或一人引唱, 众人和唱, 或即兴发挥, 现炒现卖, 你-句我一句, 又说又唱, 长短不一, 因而就有了"四句头头""五句半""串十字" "抢八句"等表现手法。值得注意的是, 由于对秧歌的产生过程把握不够透彻, 因而对秧歌保护和传承不够精准和严谨,出现了以下几方面的问题和不足:

其一声调过高, 应保持低沉委婉。由于现代秧歌手没有经过那个年代, 那种场景, 那种辛劳, 那种亲身体验, 因此他们在演唱时声调高昂, 甚至足引吭高歌, 这是一种错解的表演, 试想一下当年的那景那情, 妇女们弯腰插禾, 劳累异常, 哪能放声高歌? 当然其中也不乏有人直起腰来, 舒展身体, 高唱-二句, 但总体上是曲调低沉而舒缓, 否则就失去了原汁原味。

其二变调过偏, 应保持原汁原味。秧歌的传唱应忠于历史, 提倡原汁原味原生态, 而现在的表演则注重于变调, 变奏, 变声, 并增加了很多现代音乐的元素及乐器, 这不利于对秧歌号子的准确传承,以致以讹传讹, 长此以往的变调变味, 最终导致真品失传或误传。当然有些用现代音乐元素, 以纯娱乐的形式进行表演, 增强效果未尝不可, 但保护性传承应严肃严谨。过去秧歌大都是清唱, 无音乐伴奏, 秧田锣鼓另当别论。如为提高其演唱效果, 配乐也应以二胡, 笛子等简易古朴的民族乐器为主, 拒绝西洋乐器, 对于服式也有讲究, 并不是现代的大红大绿, 浓装艳抹, 而是身着青蓝衣衫, 头扎黑布巾, 不施粉黛,方能体现地方特色和风土人情。

其三传承较难, 应保持久盛不衰。秧歌号子的兴衰无不打上时代的烙印, 他和生产力的发展, 生产关系的形成, 以及社会的变革, 时代的发展,科学技术的进步不无关系。从秧歌号子的形成发展来看, 在封建社会, 农民们为地主家栽插, 为消除疲劳, 他们除自发哼唱外, 为提高工效, 雇主会请来锣鼓师傅下田表演节目,用于催工赶趟, 此时的秧田锣鼓较为盛行,解放后农民翻身做主人, 分得了土地, 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关系, 邻里亲友相互帮工, 不便催工赶趟, 就自发唱秧歌解乏, 并随着互助组, 合作社, 乃至人民公社的成立, 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发生了改变,人们相聚在-起劳作, 最多时,每个生产队有四五十名妇女-起栽秧, 欢歌笑语飘洒秧田, 是秧歌号子发展的鼎盛时期, 而唱词也随着时代的变化, 不断注入新的内容。80年代初,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乡村田野, 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体的经营形式, 替代了昔日的"大集体", 人们仿佛又回到解放初期, -方面大包干使农村生产力得到释放, 另一方面,新型生产关系,又使秧歌号子逐步消失, 特别是农业机械化和科学种田水平的提高, 加之以土地流转形成的规模农业, 人工插秧面积逐年减少, 与人工栽秧共生共存的秧歌文化,受到前所未的挑战, 可以预测, 不久的将来, 那历经农耕文化而产生的秧歌号子将远离田野, 成为昨日黄花,唯一能做的,就是挖掘保护这笔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, 坚持以老带新, 精准培育一支秧歌号子传承人队伍。

保护传承秧歌号子是一个系统工程, 是一项价值不菲的事业, 并非只是文化部门的责任, 而是全社会的义务, 需要各方面的关心和支持。挖掘是基础, 保护是责职, 传承是根本, 精准是保证, 因而我们要以神圣的使命感, 责仼感和严谨认真的态度, 保护传承好先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, 使秧歌号子这一乡土文化"瑰宝", 秧田里的"诗经"代代相传, 生生不息, 永远充满生机和活力, 并在精准传承中大放异彩, 魅力永恒!


投稿邮箱:hazxwsw@163.com

©原创作品  授权发布

(公众号转载须注明出处)

图文排版:黄美艳

友情链接

Copyright ©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江苏民歌音乐交流组